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教授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双师型教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师资队伍>>教授>>正文

李涛 教授

2023年11月14日 19:34 作者: 来源:

李涛

1972年生/河北深州人

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学院/硕士学位

衡水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美院访问学者,中央美院继续教育学院外聘教师,民革中央画院理事,河北画院国画院研究员,河北美协理事,衡水美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师德标兵”、衡水市 “德艺双馨”、“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应邀赴德国、瑞典、捷克、迪拜举办画展、采风等艺术活动。

于2011年在北京创建艺术工作室,从事中国画创作及理论研究。

作品获奖:

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文化部)

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中国美协)

全国首届写意画大展(中国美协)

全国城市山水画展(中国美协)

全国首届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中国美协)

全国第四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大展(中国美协)

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中国美协)

200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

出版专著:

《现代绘画艺术与美学理论》《高校教材—装饰绘画》《当代中国画库—花鸟卷—李涛》《彩墨觉醒—李涛卷》《美术家李涛作品选》

1B744F



从灿烂多彩到清丽古雅——观李涛绘画的演变

郝国馨(清华美院博士、鲁迅美院教授)


热烈的色彩,笔墨舒展,生活的情味,天趣自然。这是李涛绘画给我留下的印象。在近30年的艺术生涯中,李涛的画风不断地随着自己的经历而变化,但他始终坚持用传统的笔墨追求现代的精神,不断探索文化的内核、人性的内在、生活的真知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正如古人言:“笔墨虽出于手,实根于心”。这种根于心的无形之物,正通过李涛的画笔,呈现在世人面前,人们不禁与画家的艺术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借古以开今”李涛汲取古今中外的艺术营养,感悟着时代的声音,创造出了“自有我在”的画境。在他的画中,“线”是筋骨,色是肤肉。在“线”的运用上,他尽其写意之能;在用色上,他借鉴并有效地融合了西方印象派与中国民间美术;在意蕴上他重视对“静”的意象把握。


21E2E1


绘画中的“线”是人类的艺术创造,而尽显其美的则当属中国画。李涛深知其美,观看他绘画的过程就是一种美的享受。他总是保持一种兴奋而放松的状态,铺纸勾线,其过程就好似一次抒情的音乐演奏。“线”,书写式地从他的手下生成。无论是动作还是画的视觉效果都充满了节奏。短线转折笔笔相生,空间点划瞬间恒定,长线短线相依更换,勾线时他喜欢用长锋的毛笔。这使勾出的线流畅而纯净。逆锋、顺锋变化有序,有坚实如石刻般的朴拙的线,也有灵动恣肆的用笔,又能相互呼应,相互和谐。这是对文人画用“线”方法的继承和总结,笔笔写趣传情,处处经心放达。


497E8


他绘画中的突出特点当属对色彩的运用,以色写情。绘画形式打破了写意与工笔画的藩篱。画风形式让人耳目一新。有人说他在画面中运用了西方的色彩构成,这是可以肯定的,但还不够,我们不能忽视中国民间美术对他的影响。在与李涛共处的日子里,他尊敬并迷恋传统文化,中国的民间美术是个巨大的艺术宝库。齐白石一生的绘画都得益于他早年的木雕,花鸟画的朴厚稚拙源于民间木雕给他留下的审美积淀。林风眠视中国民间美术为新时代美术发展的重要参考来源,勤奋地研究和借鉴了彩陶、青铜、汉砖、漆器、皮影、剪纸、古壁画、瓷器等艺术元素,并从中汲取营养,寻找蕴涵生命力的鲜活形式。李涛也曾沉迷式地研究过民间美术的造型和用色,尤其对武强年画、唐山皮影有过系统的研究和学习。这些研究影响了他的创作,而这种沉迷也必然影响他对色彩美的认知,成为他绘画着色的审美取向。即使他学习了西方的色彩构成,但他绘画中仍然洋溢着东方式的色彩韵律美。


25D65F


观李涛作品,体会其“心路”历程,李涛创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摹古初探期,重彩期,淡彩期。

1、摹古初探期——古拙厚朴(1991——2001年)

李涛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学院,并取得硕士学位。科班出身的他,接受过一整套正规传统的学院教育。素描、色彩、油画的学习为他的艺术创作奠定了深厚而扎实的基本功,也为他早期的彩墨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学期间,先后受教于李明久、刘进安、杨鉴民、尤宝峰、白云乡、蒋世国、王文生、孙纲诸教授。其后研修于北京画院,师从石齐、王培东先生。这个时期李涛大量临习传统,主攻吴昌硕、李苦禅、潘天寿一路,侧重于古拙厚朴、大气夺人的艺术气象。艰辛的学艺之路磨砺了意志,夯实了基础,感悟了人生,提升了素养,为进入灿烂多彩的新彩墨时期铺垫了基石。

1056F

10227


2、重彩期——灿烂多彩(2002——2012年)

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李涛将多种门类的艺术形式融会贯通,成功地转换了自己的绘画语言。2002年前后,他开始了彩墨艺术的探索。2003年创作的《疏林远水尽可游》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在这幅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画作中,热烈的色彩、强烈的节奏感另人们耳目一新,武强年画式的色彩运用对视觉造成的冲击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双勾与没骨完美结合的笔墨技法在这幅山水与花鸟和谐统一的作品中挥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自此,李涛在文化部、中国美联、中国美协举办的活动中屡屡获奖,无疑这些学术界的一次次的认可是对他艺术行为莫大的鼓励。2010年李涛应邀为河北太行国宾馆创作的巨幅壁画“河北湿地三部曲”——《春风又绿衡湖岸》、《坝上五月浮香霭》、《大港九月芦花起》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我们看到色彩的布置是散点式的,分落在画面空间中的各个部分,色彩不受物体的影响,大大小小、疏疏密密。黄色与其他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也不受前后空间的限制,黄色和蓝色并没有因前后关系的不同而改变纯度,一律都是高纯度的黄色和同种纯度的蓝。由此形成了色彩布置的特殊效果,使色彩在整个画面中既有节奏又均衡。这是民间美术独有的色彩构成的美感。李涛就是用这种着色的方法来控制画面的。在此基础上更加强了用色的自由度与平面化。作品中黄色的布局可以在花卉上,在叶子上,在坡地上,在空中,在水中……有时是物象,有时是幻象。在色彩的搭配上十分强调“强对比色”。这也是李涛这个时期画风的突出特点。红色直接与黄色并置,蓝色与黄色、绿色并置。整个画面又被简化成单纯的几种色彩,色彩的冷暖关系甚至超越了自然属性,而更重视和合乎视觉的美感。整个画面单纯而亮丽,这正是民间美术设色的独特魅力之一。这也与士大夫绘画中那种含蓄清淡的色彩分路而行了。正是高纯度的对比加之墨色的运用,李涛这个时期的绘画又产生了另一个风格特点,这就是光感。这种光线并不是真实世界的光,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处理形式,他绘画中的光源并不明确,似乎有很多光源又好似是平光,这与皮影艺术效果很相似,单纯的色块相互交错相互依托,色彩有时厚重沉稳,有时轻快亮丽,正光、逆光共用,单纯中透露着神秘感,活泼却又朴厚。这种光感是李涛通过色彩之间的明度和冷暖对比所表现出来的,所以丰富的色彩也统一在这种特殊的光线之中了,表现出愉悦的生活情味儿。在钢筋水泥的现代丛林里,尽情地展现出自然的馈赠、原野的风光、生活的情趣……

线、色、光,前者是承袭文人绘画“以线写意之能事”。后两者则在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中汲取精华,又以独到的艺术认识为自己的绘画增添了无限的现代美感和鲜活的艺术形式。他常说“我们要画现代人的画”、“时常看看自己画面的年龄,要年轻点”,他勇于尝试大胆探索。



3、淡彩期——清丽古雅(2013年至今)

2011年李涛公派清华美院担任访问学者,师从韩敬伟教授。同年在北京创建工作室,从事中国画创作及理论研究。身在文化中心,李涛广泛汲取艺术营养,自2013年李涛的绘画在风格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他的作品《清新独自知》、《春临花谷》、《寻花香满衣》等等。多色的争艳被统一的银灰色所代替。生气奕奕的画面又多了几分雅丽和静谧。说到这种变化的来源,一是室外写生,其次是他对自我情感的追问,三是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新体悟。其中具有主导作用的是在真实的花木世界中静观和写生。近些年李涛勤于写生,他把“师法造化”的过程看作他绘画的艺术素材的来源,灵感激发的源泉,艺术探索的实验,审美积淀的呈现。他视写生为一个大熔炉,将自己所有的艺术选择和探索都放入这个熔炉中,进行筛选和冶炼。近年来他常赴皖南等地写生,这些地方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这是很特别的选择。中国传统古建筑和传统文化形式布满了每个视觉可及的角落,古建筑群中花草芬芳色艳蝶舞,建筑给了花卉以文化氛围,花卉给了建筑以时代气息。千年的文化内涵和鲜活的时代生命在这里自然地融合在一处。虽然李涛绘画中并没有建筑物,但这种文化氛围确无形地融入了绘画中。于是李涛一改强调“热烈情感的宣泄”而转向了凸显意境的营造,将多彩的世界变成了银灰色的乐章。在这银灰色中,多种色彩被淡化,画面中突出了清新愉悦的宁静,清丽而古艳。这种意境的营造既包含了他对传统花鸟画那种静淡意境的新理解,又包含了他丰富的时代情感的体验。


70752

2014年李涛开始担任中央美院继续教育学院外聘教师及北京画院石齐高研班助教。《复春图》是他这段时间的代表作,三个部分组成了一个门拱形。墨色在画面中仍是辅助的着笔,浓重的几处墨点衬出的是色的厚重。繁密涌动的花卉形象衬托着大块的蓝色背景,背景平而带着律动的笔触。草石上的黄色已经变成很淡的冷黄色,暖色被严谨地控制着,都被融入了冷灰(灰蓝色)的主色调中。欢愉中带着静谧,这与传统花鸟画中清淡、宁静的意境相比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说联系,二者都强调“静”的美、“静”的意象。说不同,重墨色的传统花鸟画反映的是“文人”(他们具有儒道释思想)的审美情思。而重视色彩的李涛,花鸟画则反映的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内心情感。他体味到了古人淡雅的意境却在其中倾倒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悟。我们的世界是物质丰满的世界,正如荷兰小画派一样是在物质之间感怀内心的欢愉。花草的繁盛、笔触的经心是李涛对花草爱恋的表达。这种爱恋和古人爱竹、爱莲是不同的,李涛作品中的形象与现代人的生活更具有一种亲密性。这是以一种知识分子式的情感关注花卉世界的结果。



李涛的绘画在语言表达上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其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他是新时代的艺术家,具有的是知识分子之情怀”。李涛是新时代的知识分子,他的世界观、对艺术的理解、艺术审美感受都与前人有着明显的不同,李涛接触的是当代生活,拥有知识分子的丰富的情感而不是唯有“淡泊”的情怀,他要表达这个灿烂的天地一面,而不是“清高孤傲”的世界。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现代视觉意识、当下知识分子的情怀共同构铸成了鲜活的现代的而又富有个性的李氏艺术符号。李涛是年轻的当代花鸟画家,他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无疑李涛越是真诚地表达自我,他的绘画语言就越是能表现出一种时代的独特性。



下一条:刘贺明 教授

关闭